所謂專利侵權是指違反專利法的規定,實施他人專利的行為,一般來說它具有以盈利為目的,并具有侵害的事實存在或落入他人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等特征。所以企業在開發新產品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意保密性
企業在開發新產品時,應將項目組的人員減少到最低限度,并要求其承擔保密義務。項目的名稱可采用代號。在申請專利之前不召開任何形式的發布會,不發表論文,也不召開鑒定會。這樣做的目的是不讓競爭對手了解本企業的開發動向和意圖,特別是新產品的技術方案,以避免競爭對手槍先申請專利,從而造成本企業的侵權行為。
2不盲目模仿首先,一些企業在研發新產品的過程中,會模仿一些已經受到消費者青睞的知名商品,通過開發相似的功能,以獲得良好的市場收益。這樣盲目模仿是不行的,可能會引發專利侵權糾紛,而企業一旦侵犯他人的專利權,將會面臨承擔罰款、沒收違法所得以及產品被查封或扣押等不利后果。因此,你公司在研發這款新產品時,應當注意避免盲目地模仿國內外同類產品,以免落入他人的專利權保護范圍,構成專利侵權行為。
3事先做好專利調查
這里所講的專利調查主要是指為回避侵犯他人專利權而進行的調查。由于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專利文獻也以每年100萬件的速度增長,而且絕大部分的創造發明都屬于改進型發明,所以在申請專利和實施專利之前必須進行查新,避免落入他人專利的保護范圍。
企業不管是改進產品功能,還是完全獨創地開發新產品,事先都應該進行周密的調查,應當仔細調查是否存在與將要研發的這款新產品相關的專利,如果存在,專利的類型是什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有多大,是否與這款新產品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內容。如果你公司不能獨立地全面搜集專利信息,還可以委托專業人士協助進行信息搜集,并在此基礎上,認真研究繼續信息,以確定新產品的研發方向。
未經過查新就認為自己的發明屬于率先創新的樂觀態度和不會有相同發明存在的僥幸心理是萬萬要不得的。未經過查新的創造發明即使能夠取得專利權,那么它的穩定性也是不牢固的。有可能得而復失,并因涉嫌侵權而受到的追究。
5搶先申請專利申請必須先發制人,特別是在采用先申請原則的國家。我國專利法第九條規定:“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因此企業在制訂專利申請戰略時,不僅要采取預防措施,而且更重要的是應主動出擊、搶占制高點。這樣就會使相同的發明創造不會再被授予專利權。因此就會大大降低本企業侵犯他人專利權的概率。
6文獻公開
在新產品獲得專利權后,仍需繼續研究對該新產品進一步改進的各種技術方案,并將那些本單位近期不準備實施,但一旦被其它企業搶先獲得專利權又會妨礙本單位實施的其它可能方案及時向社會公開。以防止其它企業采用外圍專利戰略與自己對抗,限制本企業的發展和造成侵權行為。
7重點研發企業在研發之前應確定重點研發的技術內容,避免同時進行過多的研發工作,分散技術力量,無法實現預期目標。因此,在研發新產品時,應該根據公司的實際研發水平和客觀條件選擇產品的一兩項核心功能進行研發,爭取實現技術突破,并就相關的技術方案獲得專利保護,取得市場先機。首先,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專利信息,了解在研發新產品的過程中,是否能省略其中的某些必要技術特征,如果減少某些必要技術特征仍可以實現產品的功能,就能成功地實現改進,并繞過專利攔截;其次,通過組合發明的方法,實現改進;再次,利用新材料或者新降價的元器件和技術,進行新的組合,或者進行必要技術特征的替代。
7專利許可或轉讓企業在研發新產品的過程中,如果確實遇到了無法繞開的專利障礙,可以根據需要,向專利權人尋求專利技術的許可或者轉讓。因此,企業在研發這款新產品時,如果確實有必要,可以依法從專利權人處受讓相關專利權或者獲得專利實施許可,確保新產品的順利研發。在進行專利轉讓或許可談判前,你公司要了解對方的資質等重要條件,注意專利的效力狀態,確定其仍是有效專利,以便判斷與對方進行合作的可行性以及對方可能要求的專利許可使用費等。
18依法請求宣告專利權無效
企業可以依法請求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專利權無效。如果你公司通過研究搜集到的專利信息和相關的現有技術信息,發現存在與將要研發的這款新產品相關的專利,并且相關專利符合無效的條件,可以了解專利權無效宣告程序,如提出專利權無效的時間,無效宣告所需要提供的文件、證據等,將能證明專利無效的信息進行整合。掌握專利無效的信息后,可以主動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起相關專利權無效請求。一旦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后將被視為自始不存在,這也就為公司研發這款新產品掃清了專利障礙。
圖片:網絡(權侵刪)